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是由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该片于2020年10月16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1]  。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所执导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该片记录了叶嘉莹的传奇人生,以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模式展现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 [2]  。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内。她幼承庭训,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多年来致力推广对儿童的诗歌吟诵教育。教学研究之外,叶先生亦将生活经历与心境融入创作,传承千年诗心,纵使岁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寻。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3]  。
光语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片土地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在冬季寒冷的北极圈,在终日不见阳光的极夜,有这样一群人,因为不同的理由活着,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在茫茫的冰原中闪烁着,发出独特的光芒,或闪亮自己,或照亮别人。本片以光为主题,从科学之光,人性之光和神性之光几部分,讲述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人们。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在此交融,在情与爱中得到传承和延续,在理性与感性间展现人性之美,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光语者”。2017年的10月,我国空间物理学博士刘杨踏上了他的第2次极地征程。这一次,他要独自驻守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负责极区空间环境的观测。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新奥尔松处于完全极夜状态,最有利于光学的连续观测。小镇上有分属于不同国家的科考站,而黄河站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在那里,刘杨将独自度过120个极夜。孤独,是刘杨每天必须要面对的。只有30个人的小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度,这个国度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三台全天空极光成像仪和一台极光光谱仪的开机关机,数据检查,以及两台磁力计和宇宙噪声接收机的运行维护。小镇如同一个有秩序的大院,大家保持着友好的且有适当距离感的关系。除了每天用餐时间和每周运动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平时更多的是独处。2018年2月,刘杨将一个人迎接中国的农历新年,他打算用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温暖小镇寒冷的极夜。小镇以南还有一座朗伊尔城,那里居住着一群欢快的“地球最北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有着规律的阴面与阳面,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光语者。3月伊始,那里持续了长达4个月的黑暗将被曙光冲破,“光语者们”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庆祝“太阳节”,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同一时空下,光,是一个人和一群人最清楚的信仰。 《光语者》是由刘宇、何朝霞、饶子君、王红玲、马程超联合出品,极光映像制作的纪录片,于2020年12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 该纪录片以驻守在北极黄河站的科考队员刘杨为线索,围绕居住在“极北之城“朗伊尔的人们展开故事,记录下北极与光千丝万缕的联系。[2]
2019阅兵盛典
《2019阅兵盛典》是由杨虎执导的纪录电影,于2020年10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 该片记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盛况 [2]。 为全景记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况,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电影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该片将于8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国防军事频道,以及多家视频网站平台公益播映,总时长约58分钟。该片聚焦国庆主题,体现新时代特点,突出展现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领导下,人民军队和国防后备力量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成果,集中反映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开放、自信、和平、包容的大国风采和新时代中国军人敢打必胜的气势。该片注重仪式美感与电影质感相结合、中国气派与军事特色相统一,运用大量精美珍贵的影像画面,具有很强的视听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2019年国庆前夕,位于北京郊区的阅兵村人头攒动。嘹亮的口号声在空气中激荡,各大军种徒步方阵踩着军歌的鼓点,进行着最后的演练。10月1日国庆节,北京天公作美,晴空万里。天安门外将士列阵,银鹰呼啸,雄赳赳,气昂昂。受阅部队踏上阅兵场,三军列队,铁甲生辉。96米距离,128步正步,一米不能少,一步不能多。一群最可爱的人用整齐的队列和先进的装备,告诉世人:他们有能力捍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3]。
鏖战勒拿河
自驾探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的重要标志,探险精神则是一个国家青年人活力的体ccc。2018年夏,中国自驾探险家田小禾(别名荒野熊队),同中国科学院刘少创博士,带领着一群年轻的探险者,驱车深入偏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大丛林,对勒拿河的源头找寻工作发起挑战。夏季的西伯利亚暴雨如注,沼泽、深水、河道交错横行,灌木丛林密布,这是一个连俄罗斯当地装甲车都望而却步的魔鬼地带。进击源头的第一天探险队就被迫弃车,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探险队能否最终找到源头,从而为薄弱的中国探险贡献力量…… 在20世纪的某个国家,一位年轻富有野心的导演决定拍摄一部无名的近代电影,以揭示社会问题并追求真实、有力的描绘。故事发生在一个贫困城市,人们生活在困境和有限的机会中。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他对社会不公和贫困感到不满。他以秘密身份创建了一个虚构的爱心慈善组织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他渐渐发现,为了吸引资金和捐赠,他必须将困境夸大,用戏剧化的手法展现。导演通过镜头展示了大学生与受助者之间的真实关系,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真实的情感。他也揭示慈善事业背后的黑暗面,包括腐败,捐款挪用和不道德行为。剧情进一步发展时,大学生的秘密身份被曝光。他成为了舆论和警察的焦点,但他坚信自己的慈善事业的纯真动机,并拒绝逃避责任。电影的结尾,大学生被保安逮捕和问讯,但他保持了坚定的姿态并宣扬自己的理念。最后,电影以一句警告结束:“慈善的力量和危险都超乎想象。”这部电影旨在揭示慈善事业中的误导和背后的真相,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同时,它也探讨了个人意志和道德价值观的力量,以及追求真实和批判的重要性。
海上升明月
思俊的父亲在思俊十岁的时候调去新疆工作,父子异地生活至今已有二十。思俊每年都会去新疆选玉,父亲今年即将退休,他希望和儿子一起完成一趟寻玉之旅,既是想了解儿子所做的事业,也为自己完成和新疆的告别......这是二十年来鲜有的父子相聚时光,他们驾车沿古老的“玉石之路”一路向西,从库尔勒出发,沿途经若羌、且末、和田三地,深入戈壁,踏足阿尔金山,行走在玉龙喀什河河床。他们一路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朴实的捡玉农民,有圆滑的玉石商人,有放弃公职的“赌石”大户,也有历经风雨变迁的“富二代”。所有人都被裹挟在玉石圈子里,面对市场价格飞跃式的上涨,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他们的喜怒哀乐随石而生,却在可见的未来里寻找别处安放,他们历经过惊涛骇浪,而在今天不知何去何从。亿万年前的大海升起月光般的璞玉,为世人流传千百段名篇佳话。几千年前古人在月光下寻玉,如今,留下的只有沙扬的戈壁,肃静的群山和疮痍的河床,月光所照之处已罕见“明亮”的美玉。“明月何时照我还?”脚下的道路一直向前,回望的历史终将化为记忆。在这段旅程中,思俊父子间被冷藏多年的情感也渐渐清晰起来......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兵部侍郎卞羽清因得罪安禄山,遭到追杀,在恩师郭子仪和大食商人马尔万的帮助下,逃亡回老家谭州府潭州镇。为了重振家业,他跟马尔万联手,冒死击败海盗,斗垮腐败官员,将谭州彩瓷远销天竺、安南、日本和三兰、大食波斯等国,并将当地特产带回国内销售,获利甚丰。 天宝十四年秋天,全国的陶瓷商人云集长安,参加斗瓷大会。潭州窑以海外创造商路,为大唐经济作出贡献;创烧的铜红釉和釉下多彩瓷,突破了越窑和邢窑、汝窑瓷单一的青色,被玄宗定为第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卞羽清捐出全部家产,追随郭子仪上前线抗敌平叛,捍卫了大唐的繁荣和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