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女
Netflix四集纪录片,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性的女孩,在一家为她们提供14年免费教育(2年学前+12)的住宿学校的成长过程。算了一下,断断续续拍了八九年,有的从学前班跟拍到初中,有的从初中跟拍到进入社会工作。这所叫做ShantiBhavan的学校,创办人是一个美籍印度商人,在49岁的时候,也就是1997年,决定回到印度,为当地最穷的家庭建一所学校。这些有机会获得免费教育的孩子,有一个责任,那就是找到工作后,必须帮助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而不是一走了之。这些孩子的成长是充满了矛盾的,不断在安全稳定的学校和贫困的家庭环境中转换,在现代价值和印度传统价值中挣扎,从而塑造一个独立的自我。虽然是免费教育,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14年,甚至17年(加上3年大学,也是由这所学校支付学费)后可以帮助改善家庭,也是一个漫长的投资。虽然印度很穷,充满不平等,还有各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风俗,(比如其中一个女孩,她的祖母一直等着她长大嫁给她的儿子,也就是女孩的叔叔。因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儿拒绝了祖母的要求,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记者,出了一本书),但在印度,民间可以专心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除了经费,不用担心其它,可以让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不被中断。这所学校是混合教育,之所以纪录片把镜头对准女孩,是因为她们除了种姓,还要面对性别带来的不公平。
世界遗产2017
日本TBS电视台从1996年就开始摄制的世界遗产大型系列纪录片,每周播放一期,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播出465集。世界遗产是属于地球和人类的,保护世界遗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国际合作。或遭风化或受人为破坏,遗产也许无法永存,而借助数码技术,一旦凝固于影像,便可以高清晰的再现,永久保存。几乎每个摄制人员都曾有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情况,有时我们感叹能够活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昔日的艰辛,今天在村国弘(日本TBS电视台资深制片人)看来已成了笑谈,但实际上,在这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后有着大量不为人知的艰辛乃至危险。提起世界遗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中国的故宫、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比如创立于1930年的跨越大西洋和瑞典的一个通讯广播站,日本原爆点所在地,法国、匈牙利、波兰的葡萄园,有的甚至是人迹罕至、举步维艰。村国弘回忆,一个摄影组到柬埔寨某地,后来才知道下车的地方就埋着地雷,如果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在非洲的森林里,一个导演被毒虫咬了,差点送了命;一个工作人员在航拍时差点从飞机上掉下去且不说每个小组需要搬运的摄影器材就有500多公斤,光是拍摄本身就充满困难,比如有的山峰很高,攀越非常艰难;像长城这样的世界遗产,不仅要拍摄它本身,还要表现出它背后的文化、传统;挪威的一个小木教堂,怎么就这一个简单的对象拍出30分钟的纪录片,也颇费周折。
荒野间谍 第一季
BBC2017开年巨作——纪录片《荒野间谍(Spy in the Wild)》。该片由BBC金牌纪录片大师John Downer及其团队出品,是『动物卧底』系列的又一次里程碑式力作。 《野外间谍》使用 34 个逼真的电子动画生物,配备超高清摄像头,可以比以往更近距离地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 这个项目投入的工作量和时间是相当惊人的。这些摄影机是由电影制片人约翰·唐纳 (John Downer) 及其 John Downer Productions 团队专门为此项目打造的。 《野外间谍》制作背后的原始统计数据足以让你热泪盈眶。船员们行驶了 330,000 英里,前往 21 个国家的 31 个地点,从北极到南极以及其间的所有地方。 《谍战谍战》的拍摄历时三年,拍摄日数超过 800 天。剧组拍摄了超过 8000 小时的素材,每一个长达一小时的节目都是从 1250 小时的镜头中提炼出来的。 BBC2017开年巨作——纪录片《荒野间谍(Spy in the Wild)》。该片由BBC金牌纪录片大师John Downer及其团队出品,是『动物卧底』系列的再次里程碑式的努力。 《野外间谍》使用 34 个逼真的电子动画生物,配备超高清摄像头,可以比以往更近距离地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 这个项目投入的工作量和时间是相当惊人的。这些摄影机是由电影制片人约翰·唐纳 (John Downer) 及其 John Downer Productions 团队专门为此项目打造的。 《野外间谍》制作背后的原始统计数据足以让你热泪盈眶。船员们行驶了 330,000 英里,前往 21 个国家的 31 个地点,从北极到南极以及其间的所有地方。 《谍战谍战》的拍摄历时三年,拍摄日数超过 800 天。剧组拍摄了超过 8000 小时的素材,每一个长达一小时的节目都是从 1250 小时的镜头中提炼出来的。
*
*